青春榜样 | “华文杯”独家报道!学长学姐们的教学技能大赛通关秘籍!(文科专业专场)
发布时间: 2024-03-22 浏览次数: 366

郭雪怡,2021M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公费师范生,2023年获第十二届“华文杯”教学技能大赛教学技能测试一等奖,教学设计一等奖。

首先恭喜你在比赛中荣获佳绩!请问你在比赛中的心情如何呢?

大一时候比赛上台我总是会笑场,在比赛前也会突然很紧张,其实讲台后我的腿是在不自觉的颤抖的。现在比赛我就是心态比较稳和轻松。

请问你有没有什么参赛心得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也可以给以后参赛的学弟学妹们一些经验。

 “华文杯”一定要尽早选好题目,题目选择非常重要,确定好题目后,先做好教学设计的模板,这样后期就会轻松一点,备赛过程中大改是很正常的,不断修改教学设计、对于如何更好呈现教学效果而毫无头绪的情况是非常正常的,“华文杯”的选材我大改了7次,要学会接受,我们不一定要在参加比赛前就多么厉害,人都是在实践中成长的。说课3分钟要注意采用“教学阐述”的形式,要有新意,而不是流水线。微课8分钟要注意学生活动,比赛现场是有学生配合的。教学设计单独评奖,一定要注意教学设计的美化,让评委大概看一下我们的教学设计就知道是大概的设计思路,清晰明了。当选拔完参赛选手后,真正的备赛时间其实只有20多天,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做好时间规划,规定自己在某个时间段内必须集中精力高效完成某个任务,提高多项任务同时处理的能力。抗压能力得到了增加,面对事情不会很慌张了,可以接受一切发生,参加比赛再过程中成长我觉得是最重要的。踏踏实实,力所能及的去做,不用太在意结果。

董杭慧,2020M1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公费师范生,2023年获第十二届“华文杯”教学技能大赛教学技能测试一等奖,教学设计二等奖。

首先恭喜你在比赛中荣获佳绩!请问你在比赛中的心情如何呢?

兴奋、紧张。前期我们已经接受了专业培训,在老师的指导下反复的打磨教学设计、打磨课堂,每天都在抓紧练习,甚至比赛前一晚也在对着镜子练习到深夜。等到了比赛前夕,我们自然会感到兴奋,也期待能在比赛中展现最终成果。参加比赛也会带来一些压力。毕竟这是一个公开的竞技场,也是第一次线下参加大型比赛,我们不仅代表学院,更代表着学校。因此,说不紧张是骗人的,我们会担心自己的表现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甚至担心出现一些失误。总而言之,心情是充满期待又暗含紧张,在朋友和老师的鼓励下,最终是带着信心和勇气走进赛场。

请问你有没有什么参赛心得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也可以给以后参赛的学弟学妹们一些经验。

教学比赛是磨炼教学技能、提升知识水平的一个很好机会。以赛促学很重要。作为一名公费师范生,尽管我们已经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但当你走上讲台后,你会发现情况大不同。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成为经验老道、能在讲台上娓娓道来的老师,这一切都需要经验的积累,教学比赛恰恰就是一个积累经验的好机会。坚定信心朝前看。参加比赛是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无论结果如何,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其中。学弟学妹们可以去各种比赛现场当观众,学习表现突出者身上的优点,多听多看。第二是多说多练,学院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举办了各类比赛,大家都可以去试试,不要害怕失败,给自己站上台的勇气,多练才能有站稳讲台的底气。最后是,不要因为看到了他人的优秀,就怀疑教师这条职业道路是否适合自己,只要每次比赛有收获有反思,下一次一定可以做得更好。拒绝内耗,相信自己!

杨诗雨,2020级英语专业3班公费师范生,2023年获第十二届“华文杯”教学技能大赛教学技能测试一等奖,教学设计一等奖。

能否请你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你是如何让训练变得有趣的?在训练中又收获了哪些呢?

我认为训练的过程并不枯燥,因为我的指导老师和其他“华文杯”参赛选手一直陪伴着我,从黄昏到夜色阑珊,彼此的相互支持和陪伴是我坚持下来的精神动力。在训练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指导老师高标准严要求下的细心和温情,也被学妹们积极向上,全力备赛的态度所感染,因此每天都期待和他们见面,只要和他们在一起,我就会感到踏实快乐。当然修改教学设计的过程是痛苦的,常常被老师一句“你这个活动没有意义”给怼得哑口无言,不得不割舍自己搜集了很久的素材,苦思冥想出来的活动,会沮丧,会陷入自我否定。但是当看到自己每一版教学设计修改过后的进步,就会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为自己而骄傲。我也发挥了学姐的模范作用,积极协助老师,热心帮助学妹们,给她们提教学修改建议,帮助她们美化课件,真心换真心,我收获了老师的赞许和学妹们的喜爱,也实现自我进步和成长。

本次“华文杯”比赛你有哪些收获呢?

最大的收获自然是在教学技能方面得到了进步和成长。与去年参加“华文杯”时相比,现在的我显然教学设计更加成熟,教资教态更加从容。去年是专注于阅读课导入部分的教学,旨在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来激活学生已知信息,发掘未知信息来调动学生阅读兴趣,明确阅读目的。而今年我大胆尝试设计读中活动,并且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整合出了概括文本大意的新阅读技能,实现了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很有意义。除此之外,我的PPT制作水平,教案排版设计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能否请你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比赛的经验呢?

一是“华文杯”包括说课3分钟和教学展示8分钟,总共11分钟,两者的时间可以灵活安排,打通使用。教学设计只需要设计8分钟的教学片段,挑选整节课中最精彩的教学部分,展现最熟练的教学技能,不必要展示整节课的流程,会重点不突出,亮点不足,也会让评委老师觉得流于形式。二是教资教态,口语能力,教学内容熟悉度流畅度,课堂互动这些外显硬件条件往往在比赛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能掩盖教学设计能力的内在不足,要下苦功夫。三是设计教学活动前首先明确教学意义和目的,活动要聚焦教学内容,而不是随便找个相关话题的素材活跃气氛,假热闹对学习者并没有帮助。要反向从教学目的推导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步骤,寻找素材。

彭小珍,2021级英语专业5班公费师范生,2023年获第十二届“华文杯”教学技能大赛教学技能测试一等奖,教学设计二等奖。

在本次“华文杯”比赛中,你的比赛过程很精彩,英语口语流畅地道,请问你为本次“华文杯”比赛作了那些努力呢?

首先,课堂展示的每个环节都是精心设计的,并且每个课堂环节的连接都是有逻辑的,确保每个课堂内容都是有内容的,可操作性强的。备赛最开始的时候一直在努力设计出最好的版本,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来来回回修改了十几版,直到在去比赛前的一个星期才定下了最终的版本。其次就是教案的设计,因为十一月初就要把教案提交到官网上去,那个阶段正好是训练教学知识和专业知识的阶段,在教案中有时候就要不断地思考用哪一个单词更加贴切,然后同时也是在word文档上研究了很久,尽量让排版变得美观整洁。还有就是在心理素质方面的锻炼,这次备赛是一个持久战,从十月中旬到十一月底一直都在备赛,这段时间要自己尽量的平衡学习和比赛准备的时间,在每次版本大改动的时候也要思考该如何去重新设计,甚至在比赛前的那个晚上主办方的学校提出了新的比赛要求和新的PPT展示方法,所以在比赛前一天的晚上我们都是在酒店里连夜修改原来的说课PPT,这些过程很考验抗压能力和坚持不懈的心态,我觉得这个比赛让我的心理素质强大了很多,临场反应能力也加强了很多。

能否请你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比赛经验呢?

首先,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就是要把英语口语和教姿教态练好,好的口语和教姿教态会让人眼前一亮。其次就是要愿意琢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尽力设计出有逻辑、有内容、有目的课堂部分。另外就是内心要真正地喜欢教学,只有内心喜欢,才能够更好地激活课堂,让整个课堂展示充满感染力和热情。最后就是在心理素质方面,遇到困难迎难而上,坚持不懈,要虚心主动地向老师或者同学们请教,在预定情况之外的要镇定应对,自信乐观。

胡蕙平,20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2班公费师范生,2023年获第十二届“华文杯”教学技能大赛教学技能测试一等奖,教学设计二等奖。

在本次“华文杯”比赛中,你的课堂展示很有特色,请问你是如何想到从这个角度出发进行片段展示的呢?

我觉得文学作品尤其是散文中的景物描写对于表现作者的情理有重要作用,因此我带领学生细读文本体悟《我与地坛》中情景理的交融的细节。另外,因为我展示的是课堂讲解技能,所以在问题设计上特别考虑学生的思维习惯,这有利于课堂上进行师生互动。

请问你在本次“华文杯”比赛中有哪些收获呢?

我从这次“华文杯”比赛中收获了很多,第一次见识了一个优秀主办方妥善安排比赛进程的认真态度和承办能力。最重要的是在这次比赛中,我发现自己是属于越临比赛越冷静类型的选手,进一步认识了自我,还悟出了“对自己有信心就成功了一半”的道理。

刘成,20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1班公费师范生,2023年获第十二届“华文杯”教学技能大赛教学技能测试三等奖,教学设计二等奖。

请问你在参加“华文杯”比赛前做了哪些准备?

作为语文片段教学展示而言,首先需要做到切口小而精,立意深而远,我在指导老师的辅导下,选择自己喜欢并适合自己的课文。其次,在教学设计上,要注重教学设计的逻辑性和层次性,讲求环环相扣,有新意的同时更注重教学的循序渐进。最后,因为我展示的是讲解技能,在训练时注重和志愿者学生的互动,引导他们回答问题,把知识点讲清楚、讲细致。学院组织我们进行培训和集中指导,老师们悉心指导我们,不断打磨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进行模拟授课训练。

准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哪些?请问你是是如何解决的?

教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是一版优秀的教学设计往往需要经过反复的修改和打磨,我的稿子前前后后改了十几版,中途还更换了参赛课文,准备过程中的心理压力特别大,修改过程常常面临着没有思路的情况,陷入到痛苦的困境中。但我的指导老师一直鼓励我,并为我的教学设计提了很多建议,帮助我渡过难关。同时,华文杯的准备耗时一个半月,是一个漫长的工作,如何处理好学业和备赛,合理分配好自己的课后时间,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请问你在参加比赛后有哪些收获?

参加“华文杯”对我而言是我教学之路的开始,通过高强度的训练我取得了“脱胎换骨”的进步。在备赛过程中对课标、教材和最新的教学理念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此次是有生课堂,需要模拟真实的课堂情境和学生互动,这无疑对新手的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到教学生成性的重要性,在设计教学问题会更考虑学生的学情和实际。“华文杯”磨砺了我的心志,如何化解压力,我摸索出要在“战术”上重视,在心态上轻视,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呈现最好的状态。最后,在比赛过程中组织了教学沙龙,有机会和资深教授和来自全国的优秀选手交流,取长补短,对我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问能否谈谈对学弟学妹的寄语呢?答讲好“一堂好课”,相信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语文是一门有温度的学科,教好语文是一门值得终身探索的艺术。希望学弟学妹们敢于多多尝试,迈出自己的“舒适区”,多在实战中磨砺自身的教师技能,没有人是第一次上台授课便从容不迫,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磨炼中成长起来,以赛促学是一条“捷径”,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朝着成为一名优秀人民教师的方向不断前进!